查看原文
其他

暖心守沪 | “数字之力”入驻!普陀这里的出舱效能、舱内体验纷纷提升→

上海普陀 2022-05-08


自4月3日普陀区跨采方舱医院正式启用以来,这里累计收治5698人,出舱4095人,舱内最大床位数近2400张。舱内自4月中上旬开始迎来集中转阴出院高峰,出入舱流转频繁。


作为区内一个在舱病患长期保持在2200人左右高位运行的中大型方舱,这里仅靠50名医务、临时院办工作人员,是如何守住舱内人员的服务体验,又保障出舱效能“不掉线”的呢?


一切要从跨采方舱医院借助的“数字之力”说起。


出舱人员


一套数字化出入院管理体系:出舱服务高效暖心


“您符合出舱条件,请整理好个人物品,于今日14时30分在一楼7号口集合。为确保您家人安全,舱内物品请勿带回。”在第一次核酸结果是阴性之后,张丽(化名)一直焦急地等待第二次核酸检测的结果,一大早醒来刷手机,刚刷到阴性的结果,手机就接收到了方舱医院发来的出舱短信,她太开心了:“真快,原以为等待工作人员梳理结果再安排路线转运回社区,最快也要第二天了,没想到当天我就能回家了。短消息通知很及时,具体信息也都很清楚。”张丽说,第一时间收到出舱的具体安排,对她而言,就是吃了一颗及时的“定心丸”,免去等待的不确定和焦虑,这样的出舱体验很好。


出舱短信提示


原来,这样高效又暖心的出舱体验得益于跨采方舱医院的一整套“数字化出入院管理体系”。入舱时扫码采集信息,以患者自行扫码填写姓名、年龄、身份证号、床位号、出舱转运地址、所在街道等及基本信息,建立舱内病患基本信息数据库;舱内的每日核酸检测结果由专人负责梳理,比对病患基本信息数据库,日结日清;出舱时群发短信通知出舱安排,错峰转运、有序且高效。


“入舱人员多,光靠有限的医务人员一个个去人工登记比对信息,不仅耗时,还容易出错。”跨采方舱医院的医务人员张思敏告诉记者:“于是我想到用‘问卷星’来设定小程序引导患者自行填写个人信息,一些特殊的老年人没有手机、不会使用微信的,再由我们去人工填写。这样一来,不仅减轻了义务工作人员的重复劳动,信息准确度也更高。”试行半天,就有1000人填写,很快就推广到了跨采方舱医院的全部病区。截至目前,病患基本信息数据库已经收集到了5000多份信息。


张思敏在设计“问卷星”后台


有了这些基础信息,对于每日都需要比对核酸检测结果的“信息员”苏雁彬来说,安排出舱的能效就更高了。“最开始没有这套基础信息数据库时,不少病人的所在街道、住址信息不全的,我们每天晚上都要挨个打电话去核实确认,有时候核酸结果出来已经是凌晨了,病人休息了,我们只能等到第二天再电话确认信息,再去安排路线,通知病人做准备,手忙脚乱不说,有时候还得多耽误一天,才能安排病人出舱。”苏雁彬告诉记者,现在基础信息数据库信息齐全,他每天半夜等当日核酸结果一出,就第一时间梳理名单。“一般每天早晨5、6点,就能整理出当日出舱名单了。同步就会通过电信的后台群发短信,通知出舱人员提前做准备。”苏雁彬说,这样一来,“日结日清”,极大提升了出舱效率。


工作人员在引导入舱病患扫码填写信息


据介绍,跨采方舱医院出舱最高峰时近700人,共分14车次出舱,秩序井然、有条不紊。 


借助数字智能技术:打通舱内生活的多个 “堵点”


在跨采方舱医院,日均2200人的大体量一日三餐、各类物资的供应及时、充足,是确保舱内生活体验的重中之重。然而如何将大体量的物资从外部“清洁区”运送到内部“污染区”一直是保供舱内路途中的一大“堵点”。


为此,跨采方舱医院专门成立了一支特别的“送餐队”,每日身着防护服将三餐和物资运送至舱内并进行分发,但依然存在清洁区和污染区交叉的风险。“这段‘两区’交界的路不长,但是量大,三餐的时间又紧,需要一次性铺很多人手穿上‘大白’去短驳餐食,不仅增加了人力负担,还造成了防护服的不必要浪费。”跨采方舱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为此,在院领导的协调下,先后引进三辆“无人驾驶送餐车”,借助数字智能技术,打通了“两区”短驳的这段“堵点”。


智能车在短驳盒饭、药品等各类物资


一台外型Q萌的无人驾驶智能车,平均一次可以运输200份盒饭。不仅比起人力运送效率更高,并且真正实现了无接触送餐,更加安全。“经预先设定程序,就可以做到无人驾驶智能进出,在清洁区里,我们只需要安排两名工作人员负责将物资装车和消杀,智能车就可以将物资和餐食运送至污染区内交给专门的送餐人员,不仅减少了入舱人员数量和风险,还提高了运送效率。”跨采方舱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。


除了常规的一日三餐,在舱内,还有一些特殊人群存在着生活的“堵点”。在跨采方舱医院的三楼病区,这里布置了常规医疗救治设备,因此,这里成了基础疾病、年长的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区域。“不少老年人,没有手机,进入方舱等于和外界失去了联系。”跨采方舱医院副院长徐雪炜告诉记者,前几天就通过“12345”市民热线接到了一则紧急需求。“老人的家属不清楚老人在哪个方舱,我们通过和家属通话收集了详细信息比对后,找到了老人,我在巡舱时,用自己的手机和家属进行了视频通话。得知老人身体健康,吃得下睡得着,家属激动得热烈盈眶,十分感激,我也很开心。”徐雪炜介绍说,自此,他的手机就加上了不少老年人的家属微信,在每日巡舱时给老人拨个视频、打个电话、报声平安。他的手机,成了这些特殊人群在特殊时期的暖心“连接器”。


徐雪炜在帮助老年人和家里人进行视频通话


大到方舱医院管理层面的数字出入院系统,小到舱内每一位病患的一顿饭、一通电话,当“数字之力”融入方舱,高效的“畅通”,成就了“隔离时期”的一份“特别暖心”。


记者:丁婉星

编辑:叶嘉诚


点击下方了解更多 

 5月2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4例

 5月2日普陀区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

 为了居民收货安全高效,普陀这里多来“出招”

 普陀这个社区在疫情防控中拼出了“速度与激情”

 复工复产有什么条件?如何申请?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